当前位置:首页 > 指点迷津 > 正文

床吻震车,郭奔胜:《国有银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与思考》报告取得三方面核心成果

摘要: ...

  由瞭望智库主办的2025第10届新金融论坛于2025年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从秩序重构到行稳致远——金融业的既往十年与未来五年”。会上发布了《国有银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与思考》研究报告,瞭望周刊社总编辑、党委书记郭奔胜进行解读。

  郭奔胜介绍,主要有三个方面核心成果:

  一是报告研究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根源,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根植于中国金融领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生搬硬套,而是将其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金融业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创新。

  二是报告分析了银行机构践行“五要五不”要求的行动实践。

  三是报告研究了农行的探索实践,提炼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农行模式”,即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两大定位”、严守风险底线、植入员工行为四项举措。

  以下为发布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代表瞭望周刊社、瞭望智库,在这里发布《国有银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与思考》智库报告。

  前不久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明确为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之一。

  为深化贯彻落实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部署要求,在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指导关心下,在中国的调研支持下,瞭望周刊社、瞭望智库于2025年年初开启了《国有银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与思考》专项课题。

  课题组通过政策研究、实践梳理、案例剖析、专家访谈等,系统研究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和内涵要义,分析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的丰富探索与生动实践,还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实践案例,为银行机构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出有益思考。这是瞭望智库深化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探索作答“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时代课题,再一次交出的阶段性答卷。

  接下来,我从制作背景和核心成果两方面向大家介绍这份课题报告,同时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何启动这项研究?

  我们重在回答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脉络和核心内涵是什么;二是作为主力军和“压舱石”的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何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中当好“领航员”。

  银行机构作为金融行业主力军,亟需以文化破解发展难点,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正是要从价值观层面重塑行业生态,让“五要五不”从“要求”变为“习惯”。这需要我们从业界有效、生动的实践中挖掘典型案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大行,在文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实践,始终将文化基因融入经营管理。这些正是国有银行践行政治性、人民性,积极探索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路径的重要实践。

  第二个问题,报告有哪些核心成果?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报告研究梳理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根源,即以马克思主义为魂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根植于中国金融领域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非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生搬硬套,而是将其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金融业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创新。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通过持续探索金融发展道路而熔铸形成的实践智慧结晶,蕴含着我们党在金融领域长期奋斗的经验升华与价值凝练。例如,从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不失信于民”的红色金融传统,到改革开放后国有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型探索,再到新时代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金融业的精神内核始终不变。

  二是报告分析了银行机构践行“五要五不”要求的行动实践。

  在“要诚实守信”上,银行机构拥有覆盖零售、对公业务的信用体系;在“要以义取利”上,银行机构持续聚焦“五篇大文章”,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稳定的有效性,并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在“要稳健审慎”上,银行机构多措并举防控风险,保障自身稳健经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在“要守正创新”上,银行机构勇于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让金融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要依法合规”上,银行机构不仅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不断健全内控合规体系、强化规章制度执行、规范员工行为管理,以确保业务经营稳健有序。

  三是报告研究了农行的探索实践,提炼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农行模式”,即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两大定位”、严守风险底线、植入员工行为四项举措。

  第一项举措,农业银行70多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全流程。第二项举措,农行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金融强国建设大局,坚守“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两个定位,为社会发展赋能增效,彰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第三项举措,农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永恒主题,构建了“矩阵式”风控体系,不良贷款率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保持同业较优水平。第四项举措,农行通过打造特色企业文化、树立先进典型、规划教育培训、开展文艺活动等,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植入员工行为,推动农行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可以说,在各方支持和努力下,我们正尝试将这份报告以及后续相关研究打造成一份“可学、可做、可复制”的行业参考。

  这里,再次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嘉宾朋友的支持,感谢农业银行提供的调研支持。由于时间和研究条件有限,报告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但学术研究本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持续完善的过程,课题组会不断深化研究,深化与农行及在座各位的合作,跟踪调查、总结提炼、创新思考,忠实践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服务社会等职责使命,力争为学界、业界贡献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有效力的智力服务。

  感谢大家!谢谢!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