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数码 > 正文

亚洲音乐节2009,上海相册V⑤|导游

摘要: ...

【编者按】

《上海相册》,第五季了。

《上海相册》于2020年由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共同发起,通过“摄影师照片+作家盲写”的创作形式,塑造了一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体验。至今,共有中外摄影师60多人、作家40多人参与。2025年,9位摄影家的作品又将深入城市不同时期的不同空间,在9位作家文字的照应下,一段段独属于上海的立体故事再次被缓缓道出。

《上海相册》第五季海报。设计:澎湃新闻记者 白浪

第五篇,我们将呈现摄影师王轶庶的作品与作家广奈的文字。2017年,王轶庶集中在外滩边拍下了一组正在自拍的游客,彼时,网络热词selfie(自拍)刚兴起没几年,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让“拍照打卡”这个行为开始流行,外滩自然先成了上海的一个热门打卡点。王轶庶的闪光灯闪过,人像是被置于聚光灯下,照片形成。作家广奈发散思维,以主人公——一个名叫阿列克斯的,来自未来的外星人的视角讲述他们的地球之旅。具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像是一次对“拍照打卡”行为的解构,关于星际级旅行的意义,广奈写道。“人们凝视着自我面目,仿佛因为辨识出了自己的样子而欣喜。万千变化的宇宙中,唯有自我存在的此刻,才是真实的。”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我们下降,然后抵达,轻轻地停靠黄浦江上,小船与周围融为一体。远处几座大厦关闭了景观灯,一些细碎的窗灯倒映水中,波光荡漾仿佛仍在银河。阿列克斯已经睡着。我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这就是他的父亲曾经抵达的地球。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我多次向阿列克斯解释:逝者如斯,故人不再。他依然困惑地翻阅手中的相册,那是他的父亲曾经在上海短暂停留的日子拍下的画面。一些陌生人,不知道名字,来来去去。看起来父亲乐在其中,对新生物怀有怜悯与好奇,以至于他的画面没有丝毫平衡的美感,不讲究构图,眼前的奇怪生物如此奇特:双脚触地,手部灵活,两性特征明显,与金唱片显示的部分信息吻合。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很多年前,本星总部捕获了一张来自太空的金唱片。它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在天空旋转。上面记载了一个外星文明的信息。高层破译出了金唱片的部分内容,并计算出那个文明位于银河系。更神奇的是,唱片里有一段无法解密的音轨,在总部领导的官邸循环播放了三天三夜,此后再没有人听见它发出的优美旋律。不知道什么原因,金唱片在第三天碎裂,其他的信息也成了谜。自从领导听到了金唱片里的歌声,便派遣阿列克斯的祖先前往银河系,寻找金唱片文明,务必带回演奏家。他们乘坐小船四处搜寻,繁衍,死亡——通过自身进化成下一代。严格来说,本星人不会真正死亡,他们的每一代人都来自于同一肉体,自我更新,彼此永远不能相见。阿列克斯的爷爷在太空出生,父亲也在太空出生,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星球。他们是太空的子民,随波逐流。因为领导下达了命令:若无收获,不可回归。

阿列克斯曾经怀疑金唱片是否真实存在,这可能只是一个谎言。“我们这一代人,”阿列克斯说,“是被放逐的后代。”他从来不说“我”,而是称呼自己为“我们”。“我们是生命的复数形态,体内淤积着祖先的尸骨,我们也靠自身繁衍下一代。”“我们是无家可归的人。”“我们永远孤独。”接着他说,“我们的朋友其实都是外星人,和你一样,在银河系里的外星人。但没有一个来自金唱片记载的文明星球。每当我们讲述这个故事,他们都会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然后说,金唱片可能并不存在。现在我们知道了,父亲早就找到了它的来源。”

阿列克斯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不传输信号告诉总部,他本该就此乘坐这艘“金唱片10109号”回到本星,却毅然决绝地向前行驶,在坐标图上将地球标记为荒芜。“金唱片10109号”在太空飘荡了半个世纪又回来了,我有理由相信是阿列克斯航行中迷路所致。“金唱片10109号”的船壁上,密密麻麻刻着阿列克斯祖先的奇遇,最早的一处是祖先画下的本星坐标,他认为自己有生之年终会返航,所以提醒自己不要迷失方向。有一处是阿列克斯的爷爷画下的蜘蛛状外星人和猎户座星图,一处是阿列克斯父亲的自画像。“我们记录那些美丽的瞬间……”阿列克斯向我讲述。接着,他开始在小船的边缘刻画我的样子,一边刻一边说:“其实我们是无法看见自己真实面目的生物。那个画像,只是父亲想象出的自己。我们无法把真实的此刻留给后代。”

我说:“人类也一样,无法把握瞬息万变。”我邀请阿列克斯一起到河边散步,呼吸地球的空气,欣赏那些看起来坚不可摧的风景。根据照片的背景,我猜测阿列克斯的父亲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抵达了上海,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是我没有经历过的时代。我对阿列克斯说,这里跟百年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但你们要找的演奏家,早已经死去,人生短暂,一无所有。我猜想,阿列克斯的父亲已经知道了这样的事实,他在地球上理解了真正的死亡,所以他没有告诉任何同伴。仿佛不知道结局,就会有无限希望。

过了一会儿,我们走上江堤,夜晚游人密集,从我们所站立的角度,阿列克斯看见了他的父亲曾经见证的场景:人们凝视着自我面目,仿佛因为辨识出了自己的样子而欣喜。万千变化的宇宙中,唯有自我存在的此刻,才是真实的。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一个女人突然叫住了阿列克斯,请求他帮忙拍一张照片。阿列克斯问,需要怎么做?我说,只要按下这里,就会定格人的一瞬间,比在船上刻画简单多了。阿列克斯举起了相机,像他的父亲那样。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摄影师自述

在上海无事可干的时候我会去外滩逛逛,主要是看看人。旅游点到处是在拍照的人,每个人都沉浸在摄影的喜悦中。和标志场景和同伴合影是一种确认,确认彼此相会有图为证,我混在人群中不停拍照也是一种确认,确认我亲眼看到的,感受到的,这是2017年3月的上海外滩,每次看到这些照片我都会立即想起当时的温度空气中的味道以及自己的状态。我和他们一样,也是通过照片确认自己曾经在场。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选自《外滩自拍》。王轶庶作品

摄影师简介

王轶庶,生于1973年,知名摄影师,作品在国内外广泛展出和报道,出版有个人作品集《可能》《归程》《Borderless》。近年活跃于艺术摄影和时尚摄影领域,现工作、生活于浙沪。摄影作品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AIPAD摄影博览会、旧金山国际摄影博览会、Paris Photo巴黎国际影像展会、加拿大多伦多摄影节、韩国大邱双年展、土耳其摄影节、上海艺术影像展、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丽水摄影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文字作者简介

广奈,编辑,出版小说《行者拉班·扫马的收集与爱情》。